二战已经过去许久,但那种烽火连天的日子仍旧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脑洞大开的军品科技、勇往无畏的战争精神、英雄频出的硝烟战场中,都流淌着那个时代鲜明的记忆。今天我们就来剖开影视剧的外衣,还原二战中最享有盛名的狙击手、“德国狙击王克星”——瓦西里·柴瑟夫(英文Vasily Zaytsev ,俄文Васи?лий Григо?рьевич За?йцев)。
▲纵然岁月伤人,不敌军功满身
瓦西里这个名字一炮成名还得感谢《兵临城下》这部电影。“影不惊人誓不休”的让·雅克·阿诺导演把一篇小说搬上巴己古莫诺负考紧依洛律,要守从败了大荧幕,从此瓦西里成巴己古莫诺负考紧依洛律,要守从败了铁血柔情、狙击神话的代名词,影片中巴己古莫诺负考紧依洛律,要守从败他与德军顶尖神枪手康尼(一说科宁斯)上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精彩对狙也被奉为经典。
不可否认,《兵临城下》是一部非常成功的战事电影,但艺术终归是艺术,其中的细节还值得用历史细细推敲,甚至是否真的有男二“康尼上校”都有待佐证。但有一点不可磨灭巴己古莫诺负考紧依洛律,要守从败: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真实历史中,瓦西里绝对是一个超神狙击者。
正如影片中刻画的一样,瓦西里在乌拉尔山脉长大,这个从小就用猎枪和动物们交手的男孩深知“猎场上只允许有一发子弹”的真理,在战场上也充分发挥了猎人与生俱来的“狩猎”精神——冷静、果敢、聪慧。据当时苏联政工文宣战报所说,瓦西里在二战中毙敌400余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取得纳粹人头225名,其中包括11名狙击手。当然,这其中也许有着为了鼓舞士气的夸大成分。
《兵临城下》中,瓦西里和康尼上校亦敌亦友的英雄对决让人唏嘘不已,但瓦西里在自传《Notes ofa Sniper》中提到,他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并没有一位同样“超神”的对手,他真正遭遇的对手可能是海恩兹.托尔伐特(HeinzThorvald),这是从被击毙的尸首身上搜出的身份证明文件而得知,这次战斗缴获的步枪瞄准镜据说也是瓦西里最宝贝的战利品——而这个托尔伐特几乎名不见经传。
▲托尔伐特的名字曾在作家大卫.罗宾斯”(David L. Robbins)出版的小说《老鼠之战》(War of the Rats)中出现,罗宾斯称托尔伐特是一位党卫队的上校,而且还是位于德国佐森(Zossen)国防军狙击学校的总教官,这种说法同样无从考证。
在瓦西里身上,流传的不仅是俄国人民口中的“狙击神话”,更多的历史学家也频繁出动,认为康尼少校是“不存在的真实人物”:同时期的德军战报根本没有提到过康尼少校这个人,更没有后续报道康尼阵亡的消息——也就是说,这个人物很可能是为了凸显瓦西里的“英雄事迹”,苏联战争文宣部门捏造出来的。
下面几个条件和理由可能能够证实“康尼少校”从未存在过:
1、没有纪录能指出党卫军曾经参加过斯大林格勒会战。
2、不会有哪个狙击手会身居要津官至少校(Standartenführer),身为狙击手就是被指望来帮忙扭转战况的,带头指挥往前冲锋陷阵与躲起来放冷枪是完全互相悖逆不可能一起实现的。
3、即便到了战争末期,有明文记载德军第一名狙击手叫做马豪斯·海茨瑙亚(Matthäus Hetzenauer),一共345人命丧他的右手食指下,根本还不到康尼少校的"击毙超过400人"的纪录。
▲马豪斯·海茨瑙亚是德军在二战中排名第一的狙击之王,曾经以K98卡宾枪创下1100米的长距离确认有效击杀纪录。德国战败后马豪斯遭到苏联部队的逮捕,并依战犯罪名将他监禁在苏联的战俘营五年。
瓦西里的对手虽然“子虚乌有”,但不能否认他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的成就,甚至有人说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是得益于瓦西里指导下的巷战和狙击战。
以下是根据历史学家们的考证和资料收集进行的历史还原:
1942年7月17日,德国保卢斯上将领导的第六集团军对苏联集团军轮番轰炸,紧接着装甲师迅速挺近、步兵紧随其后——经过一个昼夜的轮番轰炸,斯大林格勒几乎夷为平地,苏军的外围防线被打的七零八落,当时苏联集团军的指挥官洛帕京甚至公开表态“我守不住斯大林格勒了”。
▲保卢斯,第十集团军参谋长兼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德军元帅,草拟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家之一。
▲保卢斯上将领导的第六集团军故技重演,擅长闪电战的他们疯狂地用机械化装备轰炸斯大林格勒,苏军连连溃败。
▲当时的斯大林格勒惨不忍睹,几乎被夷为平地。
洛帕京的“耿直”让斯大林盛怒并取消了他的官职,这时候出身微寒的崔可夫(英文:Vasily Ivanovich Chuikov,俄文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Чуйков)接手斯大林格勒,并立下了与斯大林格勒共存亡的誓言并动手击毙了几个试图逃跑的军官,整顿军纪。
▲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崔可夫指挥的第62集团军在市区防御作战中,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数倍于己的德军部队,完成了苏联最高统帅部“不许后退一步”的任务。
当时崔可夫领导的62集团军所剩无几,人员被炮火冲散,在自己的家园中如过街老鼠一般四处流窜,虽然这支训练有素的苏军精锐用大半年的时间慢慢抵住了德军一轮又一轮的进攻,但人员更加急剧减少,因此崔可夫把苏军近卫部队编排成一个个作战小分队分布在面目全非的城市小巷中,也许正是这样的安排,扭转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局面,同时也让瓦西里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
当时的苏联民心早已被战争冲散,军心也摇摇欲坠,这时候瓦西里·柴瑟夫出现了,他十天内击毙四十二名德军士兵,在士气低迷的苏军中形成了一种希望的力量!擅长鼓舞士气的苏军政工文宣战报抓住了时机,在德军与寒冬苦战的同时开始用瓦西里的名字和故事为苏联人民、军队打气(某小编:也许中国的雷锋就是按照这个模板打造的!)。
▲瓦西里在作战时期的照片
当然,瓦西里确实是名副其实的神枪手,打得德军闻风丧胆。就这么游击战了一冬天,绝望的德军部队在寒冬中瑟瑟发抖,直至1943年1月10,苏军对德军发起总攻,德国的保卢斯上将也成了史上第一位元帅俘虏,从此败名远扬。
▲保卢斯率领残部向苏军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总指挥官崔可夫的全名是“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在他的指挥下不仅赢得了斯大林格勒的战役,还是他领导着军队一路西进,直攻柏林,但战争史上“瓦西里”这个名字属于他手下的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
▲时过境迁,战神瓦西里也在时间的长河中花白了头发。这是他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为观众讲述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故事。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时期,苏联成立了狙击学校并由瓦西里负责训练,瓦西里的姓氏“柴瑟夫”在俄语中与“野兔”的意思,由他在狙击学校培养训练出的28名狙击手被称为“小兔子”(Zaichata),这28名狙击手共毙敌3000多人!
瓦西里在1943年因为被地雷炸伤眼睛而退役,之后又重返战场并参加德涅斯特河战役,当时已经官拜上尉了。战后瓦西里造访柏林,并与军中同袍们相见。同袍们赠送一把新的狙击枪给他,上面刻着:“敬苏联英雄瓦西里·扎伊采夫,在斯大林格勒杀死了超过300个法西斯份子。”("To the Hero of the Soviet Union Zaytsev Vasily, who buried in Stalingradmore than 300 fascists."巴己古莫诺负考紧依洛律,要守从败;目前这把枪保存在伏尔加格勒博物馆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区)。
▲伏尔加格勒博物馆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区还展示着瓦西里战时使用的装备。
瓦西里在76岁去世,他戎马一生,遗愿是希望将遗体埋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纪念碑下。2006年,瓦西里的以隆重的军礼被重新迁葬到纪念碑旁,碑上则写着瓦西里的名言:“我们没有任何撤退的余地。”
▲瓦西里现在的墓碑。
版权说明:本文由WILDER整理,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